在10月13日的加拿大溫哥華百奧名世界營養(yǎng)論壇上(Biomin World Nutrition Forum),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食品營銷榮譽退休教授David Hughes向與會者講述了現在和未來驅動全球蛋白質經濟的主要因素。
動物蛋白需求增長正在放緩。在2020-2030年期間,動物蛋白的需求將會增長17%,這一數字低于過去10年的增幅。隨著市場的波動增加,挑戰(zhàn)將依然存在。
Hughes教授說,另外的一個基本問題是,你需要從兩方面考慮全局:考慮中國和將中國排除在外,因為中國在這一領域有著不均衡的影響。每個中國人多吃一千克蛋白質,所有事情都會受到影響。如果每個中國人少吃一千克蛋白質的話,市場會崩潰。
驅動蛋白質經濟的要素主要有以下5點:
1.雞肉還是魚肉?
Hughes說,一般來說,當我們提及動物蛋白的時候是不包括魚和海產品的,但很明顯,魚和海產品是蛋白質的一種選擇。對于他而言,除了家禽蛋白之外, 第一位的動物蛋白就是魚和海產品。其中的一個例子就是鮭魚,在過去的6-7年中,鮭魚的形勢不錯。挑戰(zhàn)存在于水生物種和家禽的飼料轉化率上。
2.人口
另外的一個有趣的方面是,有些國家的人口正在下降,比如,日本的人口數量每年減少一百萬,這樣的人口結構會帶來更多的老年人和更少的年輕人。到2030年,中國在人口結構上也會呈現同樣的特點。
未來會怎樣?發(fā)達國家的肉類消費減少了,特別是紅肉。女性和老年人(超過65歲)是最有可能降低肉類消費的群體。
然后是人口結構中被成為“千禧年的一代”,他們有時候不知道什么是頓像樣的飯,他們傾向于一天吃更多頓飯,而不是傳統的一日三餐?,F在的一代人頗為流行吃“彈性素食餐”,“彈性素食主義者”就是那些不會一周消費兩到三次的肉類的消費者,不是因為他們是素食主義者,他們吃素食是出于諸如健康或者食品多樣化的考慮。
3.利益群體
相關的利益團體希望我們吃更少的肉。這是一個重大的舉動,帶來了影響很大。一些政府也在提倡這一點。但是這一點的信息量是很大的,其中有錯誤信息,特別是當把肉類生產和環(huán)境聯系起來的時候。
4.社會化和肉類的烹制時間
在英國,40%的餐飯都是一個人吃的,這有什么影響呢?
我們過去經常去超市買食材?,F在我們則是購買解決方案,這會影響決策。人們需要解決方案,特別是在歐洲,歐洲有許多的獨居家庭。在歐洲,超市里有一人份的蛋白質產品。在全套的正餐方案被銷售的同時,下館子和在家做飯也成為了事情的另外一方面。
5.消費者行為
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復雜性正在增加。市場上充斥著對食品產品的藻飾。你想要什么樣的雞肉?無抗、含歐米茄-3脂肪酸的素餐、自由放養(yǎng)等等。
但問題是:消費者愿意為綠色產品支付更多的錢嗎?Hughes斷然回答說:不會。消費者可能會被問及是否他們想要自由放養(yǎng)的雞,但是當有選擇的余地,而且在看到自由放養(yǎng)的雞肉更貴時,消費者會選擇更為便宜的產品。
【國際畜牧網獨家編譯】